![]() 常德鸿运港务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港口经营企业。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,注册资金1500万元,其经营范围包括:港口装卸、仓储、普通货运、集装箱装卸、大型物件运输及港口码头规定的其他业务。公司现有各类技术人员20名。 公司所经营管理的盐关港区位于常德市武陵区沅安路1号。港区占地80余亩,岸线288米,拥有300T级码头一座,500T级码头两座,1000T级码头两座。港区有效堆场面积30000平米,仓库面积4000平米,港区年吞吐能力为集装箱20000TEU,件散货158万吨。港区内拥有5T岸吊、16T行吊、35T集装箱桥吊、45T集装箱正面吊、6T重型叉车、3T小型叉车、装拆箱专用夹抱机及拖车等28台套。至目前为止,盐关港区是整个湘西北地区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完备的现代化港区。 2008年8月,公司所经营的盐关港区被长沙海关授予“海关监管场所”资格,成为长沙关区按海关总署《171号令》首家申报并获此资质的企业。2010年10月,盐关港区被湖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授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储存场地卫生许可证》。2012年9月16日,公司与中国远洋湖南公司合作开通了上海——常德的集装箱直航航班。 2014年,常德市政府斥资2300万元对盐关港区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。改造后的盐关港区形成了A、B两个监管区,A区为码头前沿监管区,B区为堆场监管区。两个监管区分别新建主、辅卡口一个,主辅卡口之间设立了延时报警系统。堆场监管区内新增了防辐射监测系统一套、喷淋消毒系统一套、熏蒸处理库房一座、集中处理专用场地500平米、查验平台及监管仓库各一座。整个监管区内新建视频监控系统一套,监控探头33个,能对整个监管区适时实施全方位、全天候监控。此外,原有办公大楼也进行了系统改造,一楼为联检大厅、二楼为海关办公生活区、三楼为检验检疫办公生活区、四楼为口岸办办公区、五楼为海事办公区。整个监管区新建了信息管理系统一套,包括码头营运管理系统、海关辅助管理系统及检验检疫辅助管理系统各一套,建有一个主机房和两个分机房,主宽带接入为100M。 2014年12月8日,盐关港区升格为国家二类水运口,正式成为整个湘西北地区唯一一个水上外贸物流平台,也是继长沙霞凝港和岳阳城零矶新港以后的湖南省第三大水运口岸。目前,盐关口岸合作的内支线公司为湖南远洋,开通的内支线主要有常德——岳阳和常德——上海,支线航班每周两班,可提供支线订舱舱位252个。通过支线合作的干线船公司主要有中远、中海、达飞、美国总统、韩国现代、赫博罗特、东方海外、新海丰和远东航运等。 公司经营分为两大块:即内贸码头业务和外贸码头业务。内贸部分主要以钢材装卸、堆储为主,内贸集装箱及大型设备起卸为辅。钢材年吞吐量30万吨左右,实际销售收入500万元左右,内贸辅助业务年实际销售收入50万元左右。外贸部分以进出口集装箱装卸为主,年吞吐箱量3000TEU,实际销售收入60万元左右,外贸辅助业务包括装拆箱、仓储、部分配送服务,实际销售收入150万元左右。公司目前所经营的业务处于初步上升期,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,公司有极大地发展潜力。
公司的发展规划简单而明确,即打造泛湘西北地区唯一的港口经营性集团,主导沅、澧两水流域的港口经营市场。 目前,公司所经营管理的盐关港区是整个湘西北地区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完备的港区。2008年,盐关码头取得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》资格,2010年,盐关码头获得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储存场地卫生许可证》,2014年,盐关码头通过省口岸办联合评审组验收,作为国家二类水运口岸正式对外开放,成为继长沙霞凝港、岳阳新港后我省对外开放的第三个也许是最后一个水运口岸。在整个湘西北地区,盐关码头的港口龙头地位及公司港口经营的龙头地位已经形成。完全有可能使沅、澧两水流域的重要码头及经营者成为其附属,继而实现一港多区、多点经营。 盐关港区腹地广阔,其辐射区域7万平方公里以上,辐射区域内人口总数达2000万之众,而辐射区域刚好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东西结合部,因此,在我省水运市场与长沙霞凝港、岳阳新港三分天下具备战略基础。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复苏和发展,公司及码头发展的前景亦将一片光明。根据我们目前所作的不完全市场调查结果,每年通过水运出口的芒硝、食盐、水泥、碳酸钙、方解石、石膏矿及农副产品等至少在300万吨以上,每年进口的煤炭、三氧化二铝、纸浆、牛皮卡纸、化纤、锰矿、机电设备等至少在500万吨以上,而进出湘西北地区的集装箱量则应在20000TEU以上。如果公司能实现发展规划,那么达到产值上亿利润过千万的目标理所当然。 公司愿景 ![]() |